俗話說,近鄉情怯。花蓮縣玉里鎮雖然並不是我的故鄉,卻一直是我心目中退休後最適合居住的城鎮。總想著,有一天若洗盡鉛華,準備混吃等死了,那麼很有可能搬到玉里來隱居。因為嚮往得太久,所以總蒐集著玉里的資訊,始終沒勇氣前來。這是第一次,懷揣著期望與不安,奔向這有可能是我未來歸處的地方。(來了才發現,其實早就來過了,只是地理概念太差,完全沒發現!這是後話,容後再敘。)
然而沒想到,風塵僕僕來到玉里,第一站,卻是直奔著臭豆腐而來?想起來都好笑,也可知玉里的「橋頭臭豆腐」有多遠近馳名,分量有多重。
俗話說,近鄉情怯。花蓮縣玉里鎮雖然並不是我的故鄉,卻一直是我心目中退休後最適合居住的城鎮。總想著,有一天若洗盡鉛華,準備混吃等死了,那麼很有可能搬到玉里來隱居。因為嚮往得太久,所以總蒐集著玉里的資訊,始終沒勇氣前來。這是第一次,懷揣著期望與不安,奔向這有可能是我未來歸處的地方。(來了才發現,其實早就來過了,只是地理概念太差,完全沒發現!這是後話,容後再敘。)
然而沒想到,風塵僕僕來到玉里,第一站,卻是直奔著臭豆腐而來?想起來都好笑,也可知玉里的「橋頭臭豆腐」有多遠近馳名,分量有多重。
在花東台11線海岸的流浪,來到了台11縣157公里處的「伽路蘭遊憩區」,遇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。
↓最初的第一眼,並沒有看見海,而是一片寬闊、有著小起伏的綠地,點綴著些原住民風情的茅草屋。耐暑的蜘蛛花,綻放著白色花朵。
過了花蓮鳳林鎮,黑金剛繼續沿著南北貫穿花蓮的台9線縱谷公路前進,尋找光復鄉的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」。結果很搞笑的,明明開進園區裡了,卻因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,在裡頭轉來轉去,導航偏說抵達了,怎麼就找不到呢?還是又開回公路上,我忽然發現園區的入口招牌,才恍然大悟。
↓入口招牌一直就站在那兒,只是不認識它XD
夏天就是要看海,不然要衝啥?花東台11線這條太平洋沿岸,美景多到數不完,哪怕遊歷多次。在台東長濱鄉遇見「情人海灘」,那完全就是偶然了──是的,就是開車經過,不經意的一瞥,完全驚艷!當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停車,強行闖入海灘。
↓說「闖入」不誇張,因為這兒實際上是間民宿,聽說是老牌藝人「脫線」的公子經營的,所以也稱為「脫線情人沙灘」。但也有一說,經營權早易主。究竟實際情況如何,沒詳細問,也莫衷一是。
時光如白駒過隙,距離上回來礁溪,轉眼一年多了!這幾天看天氣預報,鋒面將至,趕著大年初四,最後一個有陽光又放假的日子,安排到礁溪走走。
↓還是從市府轉運站搭首都客運直達車至礁溪轉運站。
↓就說礁溪最出名的不外溫泉,是不是?剛來就看見「風呂」的路牌。
繼續在花蓮的流浪。這天一清早,呃啊!雨下得好大,跟不要錢一樣。(啊本來就不要錢啊?)也沒心情往郊外跑了,在市區逛逛。一時興起,那就到【a-zone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】吧!
↓沒找到大門,直接在停車場下車。
↓雨真是淅瀝嘩啦下得很爽,進入園區看到一個大水池,中央「花蓮文創」的標誌明顯是個啤酒瓶蓋,宣告了這兒在100年前是花蓮酒廠。
「牛山呼庭」?多麼奇怪的地名?為了遊花蓮而上網搜尋時見到,就覺得這名稱很耐人尋味,不來一遭終究心癢難搔。然而看看地址:壽豐鄉水璉村牛山39-5號,感覺就在台11線路邊似的。可是這天,我們大概是一直錯過那個右轉入小徑的路口,,白繞了許多冤枉路,最後終於找到幽境的入口時,天好像都快黑了!(你可以再誇張一點)
↓真的就是一條小小產業道路,車輛要停在外面。
來花蓮多次,幾乎沒遇過下雨,這次真奇了,一整天的雨。到了晚上,當然安排逛夜市,又往東大門國際觀光夜市來,但是在中山路199-2號看見周家小籠包的招牌,不管了,先吃再說。
大家都知道,花蓮最有名的排隊美食之一,是中山路和公正街交叉口的「公正包子」,而在公正包子隔壁有家的「周家蒸餃」,生意也是強強滾。兩家打對台的小籠包店,究竟誰才是正宗呢?根據不負責任的在地老人家回憶,其實當初最早發跡的是周家蒸餃,兩家原本打通為一家,後來房東回收公正包子現址後,便出現了一家營業品項、口味完全如出一轍的小籠包店,因佔著地利,後來生意反倒更好,而成了「公正包子」的代表了。(聽完這故事,若屬實,那周家好悶啊!)我們現在來的,是近火車站的分店。
在台東成功鎮過一宿,大清早,如願再得一個完美的豔陽天。依計畫,就近直奔東河鄉,用東河包子當早餐──話說,東北有三寶:人蔘、貂皮、烏拉草;東河則有三包:東河包、都蘭書包和手工麵包。提到東河鄉,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,就是東河包子,簡直是來東河旅遊必吃的美食。
↓老榕樹下溫馨的舊回憶,東河包子自民國87年起營業,目前在台11線上醒目的白色店面,是從95年元旦起始的新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