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里鎮,地處花蓮縣南端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間的花東縱谷平原,秀姑巒溪及其上游拉庫拉溪在此會合貫穿,優化了土壤土質條件,造就種植水稻的最佳聚落。所謂「好水出好米」,玉里,正是全台灣單一行政區稻米產量最高的地方。說穿了,池上米、富麗米、關山米、濁水米……等遠近馳名的包裝米,實際上極有可能來自玉里生產。也因此,玉里鎮沿著山脈與秀姑巒溪綿延百里的阡陌田野,是來到這兒不可不欣賞的風光。
享受過玉里麵,開車駛進玉里觀音里高寮社區,開上高寮大橋,一望無際的田野展開,滿眼的綠意。流過農田的溪水,正是秀姑巒溪。
↓高寮,就是上赤柯山的必經之地,是以高寮大橋的路燈,應景的是金針花造型。
↓很明顯,這時候的秀姑巒溪並非豐水期。卻使我想起在豐濱鄉靜浦部落遇見她注入太平洋的心潮澎湃。
現在是無垠的二期稻作綠毯,可以想見當稻穗成熟時大地變換顏色、乃至休耕期黃澄澄的油菜花海,想起來就興奮,也暗暗許願要擇期再來。
↓越過秀姑巒溪,開始原稱為「樂德公路」的玉里193縣道之旅,遇見「督旮薾」基督教長老教會,藍白的鐘塔造型,想不注意都難。
↓來到春日路段,產業道路在稻田中彎曲地沿伸,有如伯朗大道的景緻。這裡,就是《看見台灣》導演齊柏林口中「台灣最美的稻田」。
太開心了,如此開闊的風光,很明顯,也就是《你是我的唯一》劇中,體育老師帶同學們跑步的場景。更可能是《盛夏光年》中,張孝全和張睿家騎腳踏車的地方。
↓許多白粉蝶飛舞,追了半天,抓到一隻。
↓同樣193縣道春日路段,小葉橄仁行道樹形成的綠色隧道,浪漫到不行。
↓來了來了,再往前一點,就是這裡,是《看見台灣》中9個大腳印麥田圈的農田正確地點!
↓請參考看見台灣農田大腳印的視頻:
傷感的話語就不說了。能找到這裡,內心滿滿的感動。
↓田中還沒油菜花呢,行道樹下茂盛的黃鵪菜,也有意外的燦爛。
時間關係,第一次的193縣道遊,到這邊告一段落。
時隔兩個月,第二次來到玉里,當然要繼續未竟的193之旅。熟門熟路的,又往高寮大橋而來。
↓哇哈哈哈哈!是不是?稻田都換顏色了!亮澄澄稻穗,瞬間瘋狂連拍。
雖然天氣並不完美,有點陰陰的,但看到遍地金黃如畫,只能讚嘆陶醉。
↓田間一座磚紅牆面的小廟,更是與稻穗共織錦緞。
↓不意外,已經有收割機出動了。
↓說過,收割時期農民們翹首以盼,真的會搶到翻臉的農機。
↓未到高寮大橋,路邊隨便一條產業小路停下,那怕堆放了報廢電線桿,都成好景。
↓路的盡頭,彷彿通往天堂。
↓果然,高寮兩個月前一望無際的萬頃綠毯,現在轉換顏色,即將迎來夏季收穫的喜悅了。
↓高寮大橋上,遇上國小自行車自強活動經過。
↓再沿著193縣道前進,來到約96K處,行道樹換成綿延成列的鳳凰木,可惜不是盛開的時候,火紅的花朵權充點綴。
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鳳凰花搭配熟成稻穗的夢幻,在驪歌輕唱的月份,若要極致燦爛,還真得老天幫忙,但卻是193縣道完勝其他道路的優勢。
↓接下來,兩旁的金黃稻浪上演織畫秀,拼出大自然最美的圖案。不知農夫在插秧時,是否就先預設了這樣類似麥田圈的結果?
↓太棒了,叫人感動耶!
↓咦?遇見樂德公路上的「玉里行動郵車」,也是全台唯一僅存的一台行動郵局。好想寄張明信片喔!
↓106K處,除了稻田阡陌,竟還有平地金針田!花期比高山金針早些,但多數清晨即採摘,遺留下來的花朵,是193附帶的驚艷。
↓收割機將被載往哪方熟田?
↓最後,到達193縣道尾端,東豐至樂合路段,是阿勃勒大道,可惜阿勃勒花開得早,這時候夾道澄黃的景像已近尾聲,只拍到剩餘的幾串。
↓東豐休閒農場的觀景台。有機會,希望也進農場裡逛逛。
陽光已被雲層掩蓋了,從這兒起,就是往富里鄉六十石山的方向。第二次走193的一小時內,快速見識到小葉橄仁、鳳凰木、平地金針、阿勃勒的丰姿。193這全台最長的縣道,一年四季,時時在變換色彩,歲歲有驚喜,如果能在玉里定居,便可以年年欣賞了,我始終這麼盼望著......。
接續: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