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何時起,走廟已經成為我家過年的例行節目。雖說比不上人家天未亮等廟門開搶頭香的熱忱,但是期盼神明保佑一年好運的心願,可說是無分軒輊的。
今年老妹拿主意,她說要拜松山的台北府城隍廟,於是我們也就由她。
台北府城隍廟,原名「松山昭明廟」,位於台北市虎林街3號,興建於民國前31年,迄今已有133年的歷史。原本的台北府城隍廟是在漢口街一帶,因故拆除,所以在武昌街另興建了「台灣省城隍廟」。後有善信將原台北府城隍廟的神像移到虎林街昭明廟,因此在建廟120周年時,這兒就復名為「台北府城隍廟」。
很是記得,921大地震時,廟旁的東星大樓倒塌,建築體就傾斜在城隍廟上方差點將廟壓垮,就差那麼一點!城隍爺顯靈傳頌一時。而由於松山火車站地下化和捷運工程的緣故,原本鐵道旁狹小的廟門也變寬闊了。
↓廟門牌匾旁雕有許多天兵天將。
↓過幾天有招財補庫大法會。
↓主殿迎門高懸著「爾來了」匾,和其他廟宇多取吉祥意義的牌匾大大不相同。
「爾」等於「你」,你終於來了,彷彿清算著來人的罪過,非常有當頭棒喝的警世意味,嚴厲的向世人告誡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的道理。
↓來拜拜,先隨喜添香油錢,取金紙。
↓點七炷香。
本城隍廟供奉的諸神明除了一樓中殿的府城隍爺,右殿是城隍夫人,左殿是孚佑帝君,一樓左側是福德正神。二樓右側文昌帝君,左側太歲星君。三樓的中殿則是三寶佛祖,右殿觀音佛祖,左殿地藏菩薩。
我其實一直不太會拜,心誠就好。大年初一剛好有法會,誦經聲不絕於耳。
走完城隍廟,還要到土地公廟跟管區打聲招呼──本來應該是要先拜土地公才出來走別的廟的,如此當土地公公遇到其他神明來詢問時,可以代為美言幾句。不過還是心意最重要,順序不是那麼絕對。
大年初一,附近居民來甜甜土地公嘴的也不少。
↓石獅子挺可愛的。
↓燒完金紙,功德圓滿。
↓在城隍廟求的平安符。
YA!有拜有保佑,今年一定萬福金安,中樂透發大財,哇哈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