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中午,台中覓食何處去?距離火車站僅15分鐘腳程、三民路與臺灣大道交界處的「臺中市公有第二零售市場」(簡稱第二市場)有滿滿的在地美食,絕對是最佳選擇。
↓車停市場的三民路出入口,第一眼的印象,是有歷史的建築了,但卻是2004年後全面整修的模樣。
↓三民路與臺灣大道交叉口。
↓為了服務日本人,市場開設於1917年,因位於新富町三町目,所以叫做新富町市場──咦?跟台北萬華的新富市場同名!照片取自維基百科,為第二市場日本時期的原貌,今昔對照,白雲蒼狗,百年歲月已匆匆流逝。
↓三民路中門各式攤販雲集,參差的招牌都早已沾染油煙。
↓這邊最顯眼的人氣攤位絕對是「王記菜頭粿糯米腸」,延伸到騎樓,座無虛席。
↓來一份在地人必點的菜頭粿+米腸+荷包蛋,才60元,就可以有飽足感了。
↓事實是,王記的客人往往會跟對面的「LEK老賴茶栈」點上一杯紅茶,然後黃藍配色的外帶杯滿場飛。
↓從王記走進市場,短短幾步路距離,很快發現一個貼了藍白馬賽克磚的柱子在空間中央,四週通道以此為中心呈放射狀散開,形成所謂的「四條通」,果然是現今少數保留的早期建築形式。
↓雖有著像迷宮一般的通道,但其實距離都不長,每個攤位的空間也不大,倒無迷路之虞。
↓毫無疑問,最熱鬧的一條通道就是從「楊媽媽立食」這邊進入,聚集了最多食客。
↓楊媽媽立食的長條櫥窗裡擺滿了以生魚片為主的新鮮魚獲,顧客可以點自己想要的,或來個客製化的餐食。
↓來了,整個市場裡人氣最旺的攤位「嵐肉燥」,門面擺滿了獎牌。
↓不僅店內座無虛席,通道也被等候的客人塞滿。
雖然來這兒就是要解決午餐,但還是決定先逛一圈再說。而不必太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一般市場該有的生鮮蔬果、服裝雜貨,這兒都具備,但是仍然以餐飲攤位占最大部分。
↓市場中還有「武德宮」,主祀媽祖與關公的信仰中心。
而所有的傳統小吃當中,魯肉飯、肉燥飯的攤位最多,人氣店家計有山河魯肉飯、魚皮李魯肉飯、李海魯肉飯、魯肉邱、聰明魯肉飯……,簡直是魯肉飯的世界。
↓魯肉邱,五路財神到我家──我也要。
↓六角廣場,矗立著整個市場核心的六角主樓。話說日本時期,台中市由車站向西只到五權路,向北只到大湖街,向南也只到林森路的範圍,在這範圍中,以新富市場為最高點,而這二層樓高度的六角樓也只當瞭望台使用。
六角樓如今為遊客中心,時間關係沒進去逛。不想原路來回,因此走到市場外來。
↓鈕扣店真是琳瑯滿目。
↓回到嵐肉燥,還是這種情形!
↓斜對面有家已經開業30多年的「立偉麵食」,看起來也不錯,就這邊吧!
↓就是看見門口大menu上有所謂的「一麵三吃」(小45元、大65元),好奇要試試。端上來,乾陽春麵的意麵上已經淋上了肉燥醬汁和花生醬,香氣撲鼻,我本來就超愛花生醬啊!
↓肉燥和花生醬要分開享用或混在一起隨人喜好,麵中附的清燙高麗菜和空心菜也相當爽口。
↓第三吃,就是桌上的麻醬,只要不嫌太鹹,想加多少就加多少。三種醬汁不相上下,另外有單獨瓶裝販售,買回家拌飯拌麵,都行。
↓肉丸仔飯(小50、大65),就是肉燥飯+三顆肉丸,肉丸肥肉很多,就是我喜歡的那種肥嫩感。比較驚奇的是其中的薑味非常突出,加上大量的蔥花,這碗飯完全不會讓人感到油膩,反而很想續碗哩!再次證明傳統銅板美食厲害之處。
百年市場,市場百味,可以發思古之幽情,也可以飽口腹之慾,一處非常值得走跳的傳統觀光市集。今天大略逛過,能看能吃的只是一小部分,有機會還要來大吃特吃,仔細逛過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