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念頭在我心裡由來已久了,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拋開一切去環遊世界,等床頭金盡了再回到現實生活,總不至於最後當乞丐吧?但是這念頭無論如何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深厚家底支持,就只能深埋心底而已,暫時只好這麼行尸走肉地活著。


──現在這部《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》,差不多就是講述一個人拋開一切,給自己一年的時間遊歷三個國家重新尋找自身定位的故事,使我好奇,真能這麼辦到嗎?如今答案揭曉,是可以的。


羅馬的廢墟是經過徹底毀滅才蛻變為現在的觀光區的,人生也需要摧毀後才能重建。這段話,或許可以當成女主角領悟到、並給自己出走的最佳「藉口」。


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曾經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的快樂過,本片女主角莉茲(茱莉亞羅勃玆飾演)接連拋棄老公、男友去追尋自我的行為,在我看來無疑有些自私任性且冒險,尤其是這兩個男人根本沒有對不起她,只是她感覺在兩段關係中沒有活出自我。但無論如何人生而有掌控自我人生的權力,不能說她錯。然而編劇用峇里島賴爺的預言為始終,等於完全框住了她的過去與未來,那麼這段性靈之旅,結果不就又是認命了?頗有繞了一圈回到原地的錯愕,卻又不是覺悟原來擁有的即是幸福,就賺到玩樂而已。


剛開始一段莉茲向神禱告至聲淚俱下的戲,真是非常動人,不是正說出了千千萬萬人在無奈生活中掙扎,期望神來指引的心聲嗎?把莉茲接下來的旅行整個拉升到了可以找到人生答案,神魂俱定,最後拈花微笑的境界,結果還是我錯誤期待了。


飯禱愛?


英文片名”Eat, Pray, Love”,已經非常具體暗示出全片的三段旅程:()在義大利學習到品嘗美食、語言之美及「無所事事的美學」。()在印度學習如何靜心冥想,如何原諒自己,無私的愛心方是喜樂源泉。()在峇里島學習保持身心平衡,發現真愛,同樣的,無私的愛心方是喜樂源泉。中文片名雖然乍看很響亮,但是反而偏離了主題,這段旅程最終無法獨立完成,途中需要朋友和有緣人的幫助與啟發,最珍貴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惜,這點,片中表達的極其溫馨。


就是這樣,表面雄心壯志的,因為全片塞進了太多欲表達的元素,有如女主角無法順利靜坐的紊亂心思,使得各種想法互相抵銷,減弱了可能完成「找到人生答案」的前提。尤其在峇里島,做愛做到膀胱發炎叫做保持身心靈平衡?恐怕也只是女主角的自欺欺人。就像她離開兩個男人,最後還是要遵從德州理查和峇里島賴爺的話語,最終這個「自我」,還是男人教給她的。


所以回歸到影片本質,這只是部自傳體小說改編的真人實事作品,就是一個女人出國旅行,在三個不同國家裡遇到不同的環境和人,得到某些領悟與釋放,主要還是享受人生,吃吃玩玩,最後她人生的答案還是,找個男人!──這個結論真是叫人非常失望!如果期望藉由電影尋求人生終極目標,那還是去看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比較有可能。


電影結局很呼攏,但是這段旅程還是使人羨慕到吐血的,特別是義大利那段,感恩節火雞端出來,我肚子咕嚕咕嚕叫起來。口腹之慾滿足了,又山光水色逍遙,無後顧之憂,人生夫復何求?整部電影把三個國家的美景及特殊人文以極致美感的鏡頭呈現,大量的光影交錯與柔光處理,盡顯世間美好,復佐以感人的情境配樂,拋開五四三最後歸零的劇情,其實早已值回票價。


說來說去,茱利亞羅勃玆應該演得很過癮吧?簡直邊演邊度假。她的嘴,還是那麼寬。倒是演她小男友大衛的詹姆斯法蘭科,憔悴之快,快得嚇壞人。


不管是逃離現實或追求自我,反正這部電影還是能夠成功擄獲影迷的心,這也就是戲法人人會變,巧妙各有不同。能順應休閒潮流,掌握到足以吸引人的特色,則票房不憂矣。


 


私人評分:86(滿分100)


 


PS:電影原聲帶我一定要去買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雲大少爺 的頭像
    雲大少爺

   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

    雲大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