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五月十三,是台北霞海城隍廟壽祀宴大典。當日傍晚,一到迪化街霞海城隍廟,映入眼簾的除了各式花車、繡旗隊、北管樂團、眾家將團……等等等,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各神社派出的七爺八爺和文武判官陣頭了。
台北俗諺:「五月十三人看人。」城隍廟每年的祭典活動由五月初便展開,先是「放軍」,神兵神將駐守鎮煞驅邪;到五月十一、十二的暗訪,冥界司法類眾神明領城隍令牌夜裡巡邏轄區,捉拿邪靈;直到五月十三城隍爺壽誕當日出巡為最高潮,迪化街擠得水洩不通,哪管科技進步、日換星移,直到今日,盛況只有更熱鬧。
從網路上得知消息,今天的繞境活動從正午便展開,範圍遍及台北市延平、建成、大安三區。不過我還是懶,等太陽快下山天氣涼點再湊熱鬧好了,結果錯有錯著,剛好趕上繞境隊伍在霞海城隍廟大會合的當頭,善男信女和在地民眾,真是把視野最好的位置全都給佔滿了。
↓真有心攝影,應該像這樣早來卡位的。
我實在是在鑽人縫,東鑽西竄的找不到拍照的好位子,鏡頭前總有一堆人擋著,只好隨便拍一拍了。
霞海城隍廟是出了名的小,只有46坪,平時香火鼎盛就進出擁擠了,今天這樣大的年度盛事,自然別想擠進去。
公司樓上的阿媽跟我說晚上永樂市場旁會演歌仔戲,果然,戲台早搭好了,戲未開場,觀眾早早已滿座,天氣熱,人手一扇,等待開鑼的騷動。
↓天黑前往往只短短數分鐘藍紫的暮色,好難得,總算逮到了。
↓戲台上的鑼鼓點已就定位。
↓現代歌仔戲也有KEYBOARD老師。
↓後台對我的吸引力比前台為甚。
↓這位應該是三花。
↓後台的梳妝台,原來就是一個個的箱籠,相當克難簡陋。
等待響板敲起的空檔,再回頭看看祭典的狀況。
↓夜已漆黑,聖壽祀宴大典的現場更顯金碧輝煌。
我只從外頭拍了大致狀況,回來後跟阿媽討論,被她狂訓「可惜了!」──原來棚內的各色供品可是花了兩、三百萬打造的,我竟然沒進去看看,簡直是入寶山空手而回啊!
城隍廟這端的祝壽陣頭更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,我又要叫,我想買大光圈長鏡頭啦!動態夜景這裝備根本不敷使用,很多精采畫面拍不下來,還有舞龍耶!
↓小妹妹在視野最好的爸爸肩上。
↓為了看熱鬧,牆壁都爬了。
↓車頂是很好的制高點。
↓啊!偷拍被發現了!
↓有攤販在賣戲偶,倒也精緻。
↓鞭炮鑼鼓,一片歡騰中,尼姑分外的淡定。
啊!這邊廂鑼鼓喧天,那邊廂的戲台已經開場了!
↓今天的戲碼好像是什麼免死金牌。
↓這麼熱的天穿著厚重的戲服,辛苦了。
沒有很多看野台戲的經驗,只覺得這似乎已經是現代歌舞團式的劇團,服裝儘管極盡華麗,不過唸白和唱腔卻都不是那麼道地,光演員拿著麥克風在演這點就使得戲劇不是那麼流暢了,很難期待會有什麼武場。。
↓還是偷拍後台比較刺激。
↓戲服一套套的換。
以上就是農曆五月十三城隍生日的現場實況。民俗活動,總是那樣深深影響著在地人,予人國泰民安的昇平感受。陣頭活動未歇,歌仔戲也尚緊鑼密鼓,我來湊這趟熱鬧已經夠開心了,有受祝福之感,明年再來,不愁沒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