續《花蓮:新城老街(一)【佳興冰果室】檸檬汁。電影《盛夏光年》取景地》
↓剛到達新城老街,遠遠就發現了一隻幼貓。
↓可憐兮兮的小橘貓,長大會變漂亮。
↓又躲了一隻黑底花貓,稍未留神就錯過了。看來新城老街有很多貓喔?
在排隊品嚐過佳興冰果室的檸檬汁和冰棒之後,隨地逛逛,有善心人士大概看我拿著相機沿路拍,特地來指引我:從社區公園新城部落旁邊進去,有特別的景!
↓大感謝!馬上從社區公園旁進入。
↓「當個文青,來看本書吧!」練習曲,一間書本只借不賣的書店,新城國小棒球隊總教練胡文偉特地租下來整理,讓孩子們放學後寫作業、閱讀或是交流分享的複合空間。
↓咦?怎麼會有日本鳥居?而且竟然成為天主教會的招牌?
穿越松樹與鳥居,前方石板路很顯然原屬神社參道,兩側長明燈都還保留著。
↓有了,這裡就是被稱為諾亞方舟的船型教堂,新城天主堂。
↓整間教堂都被爬藤植物纏繞了,非常滄桑古樸。
為什麼這裡會有日本神社、還變成教堂呢?原來日據時代、1896那年,因新城部落一位玻士林社的少女遭日本士兵欺辱,引發了部落抗日行動,十三名日本士兵因此喪命,史稱「新城事件」。之後1914年,日本政府於此建造納骨堂、古碑,1937年設立神社,弔念此十三名於新城事件中罹難的軍人。台灣光復後,神社遭破壞,徒留遺蹟,直到1956年新城天主堂買下這片土地,以「伯多祿的船」為發想建造了船型教堂,所以神社才變身成了天主堂。
↓教堂有開放參觀,但請輕聲細語。
↓裡頭正進行著聖誕節的布置。
↓牆上的彩繪玻璃,訴說著耶穌的故事,都來自法國瑞士血統的藝術家沙德朗・道明耗時兩年創作的作品,從法國船運來台。
↓是天主堂的辦公室和宿舍吧?
↓路的盡頭,是當年神社的祭台,如今為聖母園,前亭有一聖母雕像。周邊種植了九棵松樹。
↓現場還標示了2007年聖母園與1937年神社的今昔對照。
在這邊,意外見識了不同文化的兼容並蓄,寬宥與原諒,愛與包容。
每一步移動,都不可能會忽視腳邊來來去去的一隻隻小可愛——很多貓啊!
↓所以說貓科動物,這身形是否有點花豹的感覺?
↓後面那隻貓顏值實在高,正想多拍幾張,忽然遇見大型亂入事件。
↓「喵嗚!喵嗚!」不知他在罵罵咧咧什麼?不管,我就是要拍。
↓對,一邊自閉去。
↓應該是教堂養的貓,都照顧得非常好。
完成了日式神社和天主教堂的探險後,回到佳興冰果室用餐,時間差不多了。離開前,又在短腿ㄚ鹿店前遇見一隻髒兮兮的白貓。
↓邊走路邊「喵喵喵」,筆直朝我而來,在我腿邊磨蹭,是隻主動營業的街貓。
↓努力賣萌,卻沒討到任何罐罐或零食,失望地趴在一旁,飛機耳都出來了。
今天再度來到新城老街,收獲豐富哩!喝到了佳興的檸檬汁、找到盛夏光年取景地的「新城照相館」,意外拜訪新城天主堂,還遇見網路上都沒見人提的一群可愛貓咪。帶著滿滿的收獲,再往下一個熟悉的景點而去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