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捷運大橋頭站1號出口附近3分鐘距離,也就是延三夜市,有兩家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在地美食,今天一併探索:
【大橋頭老牌筒仔米糕】
看到鮮橘色招牌,莫名眼熟,是的,這家我吃過,以前在重慶北路上班的時候,常常在他們民權西路店解決中餐。
↓自從2020、2021,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後,只要營業時間(06:00-16:00),永遠都是大排長龍的情況。好在外帶多,翻桌率也高,所以不會等太久。
↓雖然以「筒仔米糕」為店名,但價目表上,米糕的品項簡單多了,單顆35元,只分肥肉和瘦肉兩種;而湯品竟然就有10種之多。我這樣瞄,覺得其中一款「雙拼湯」最特別,也就是豬血拚蚵仔,喝起來不知道要多鮮。
↓門口的蚵仔,看起來好肥美啊!
↓因為等下還要去別地方喝湯,所以直接點肥、瘦肉筒仔米糕各一個。單顆小瘦,上面就是一小片瘦肉跟1/6塊蛋。
↓小肥。看起來油滋滋的,但是跟米糕混合起來,並不會太肥膩。
↓淋上甜醬,就是這個熟悉的味道。小時候好愛吃甜醬,所以也特別喜歡甜不辣。
以前覺得,筒仔米糕不就是軟爛一點的油飯嗎?確實材料都是糯米,只是差別在做法——米糕口感軟Q,配料不經過拌炒而是直接淋上;油飯吃起來粒粒分明,配料會連同米飯一起拌炒,而兩者使用的配料不太一樣。
↓除了甜醬,桌上還有蘿蔔辣椒醬可搭配。適度的辣,使米糕的滋味更加提升。
總之就是爛熟的老味道,得到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估計或許是獨特的烹調手法與傳統風味吧?正因為太熟悉了,如果住附近,肯定會常光顧,畢竟便宜,若果遠道專程花時間花車資來,那恐怕是不會的了。
【灶頂高麗菜飯、原汁排骨湯】
網路上的推薦文章,通稱本店為「灶頂」,但其實並不清楚灶頂這店名由來,來到現場,他們的店名是「大龍帆布」啊?開個玩笑,歷史悠久的小吃攤,店名根本不重要了。2019和2020年,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生意好乃意料中事。
開放式的攤位,座位不多,今天來雖然不見長龍,但座無虛席,還是稍等了一陣。
↓店面一邊的座位是小學課桌椅。
↓另一邊也沒幾個座位。
↓終於就坐,被分配到角角。老闆不會問你要什麼,直接給你一套高麗菜飯($20)和原汁排骨湯($80),非常有趣。事實上原本也只賣這兩樣,直到前年才多賣小卷、黑輪等小菜。
↓高麗菜飯的調味淡淡淡,就是單純的高麗菜、紅蘿蔔和些微油蔥炊飯,飯體保持粒粒分明、不軟爛,我這碗還稍微帶點鍋巴,而且今天連胡蘿蔔都幾乎沒有。如果你很愛高麗菜的原味,那應該會很感動,我是覺得淡出鳥來,普普。
↓排骨湯也超單純,好大兩塊「豬肋排」和好大一塊白蘿蔔。
湯喝起來,哇咧,怎麼像回家了?跟我媽煮的味道一模一樣!我媽的蘿蔔也是切那麼大塊,而且不會煮到軟爛,甚至有點生,這樣肉的甜和蘿蔔的微苦,才讓湯頭更有層次。果然是原汁,還是食物的本味最讓人滿足。
↓不過我媽絕捨不得買肉這麼多的骨頭,這骨邊肉咬起來既厚實又Q嫩,沒有過多調味,就是鮮肉,恐怕卻勝過許多米其林餐廳繁複的手路菜,難怪會得到必比登推薦。
就這兩樣餐點,其實應該要先喝湯再吃飯才對,而且湯要趁熱喝,風味會比稍微涼掉好很多很多。好在湯可以續,想多喝,排骨沒啃光前跟老闆說。
↓撒上白胡椒,微嗆微辣,湯頭更上一層樓。
兩家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在地平價美食幾乎比鄰,來一趟可以一網打盡。只覺得大橋頭附近居民很幸福,極方便就能經常吃到。
此外,同位於大同區的安西街106號有一家【賣麵炎仔(金泉小吃店)】,開業80年,傳承三代,一直都是大稻埕超人氣美食,於2019、2020,連續兩年也得到米其林必比登推薦。今天耽擱了,到的時候已經下午休息,門口還有和我一樣向隅的客人徘徊。聽說他們的紅燒肉很厲害,有機會再來嚐嚐吧!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