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,飛出去了。
台灣的離島中,金門、馬祖尚無緣造訪,蘭嶼、綠島、澎湖都去過,綠島甚至還待了十個月。真心覺得,還是澎湖的自然景觀最美,也最令人念念不忘。既然想念,就把三天的過程依序開箱回味一下,重啓那個夏日的陽光和笑語。
【Day 1】東海之旅:
↓白沙鄉赤崁村,東海潮間帶踏浪生態體驗。
↓一公一母疊在一起,肥厚的海星。
↓現場體驗從前澎湖人使用的「低竿網」和「抱墩」捕魚法。「抱墩」,就是利用石堆做成圈套守株待兔,還真的等到一隻傻傻游入的哀怨小石斑,最後將它放回大海。
↓搭船前往形似一枚貝殼的「員貝嶼」。
↓全島只有80戶人家,卻有華麗的廟宇「龍興宮」。
↓海邊的小村,房舍竟是這樣整齊美麗,簡直有點素淨版的彩繪村之感。遠遠那端的海岸,可以望見中屯發電風車。
↓棋盤格般的海邊農田,以咾咕石區隔。右上角還有座白燈塔。
↓民宅外普遍曬有魷魚乾。
↓鳥嶼,柱狀玄武岩形成的島嶼。
↓島側的百褶裙玄武岩,據說若細數,很神奇的剛好100摺!
↓鳥嶼金山殿,主祀保生大帝。
【Day 2】南海之旅:
↓七美嶼燈塔。
↓島上放牧的黑羊群。
↓龍蟠獅踞,奇妙的玄武石的景觀,右方的「石獅」。
↓隔著海灣,左方於海濤中浮游的「龍埕」。
↓七美島、或該說澎湖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:「雙心石滬」。
↓雖說是前人為捕魚的智慧結晶,但也造得太浪漫了。
↓望安鄉「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」。
↓保育中心外海灘邊的石柱。
↓望安鄉難得的一片細白貝殼沙沙灘。
↓澎湖本島,過跨海大橋往澎湖最西邊的西嶼方向想追「西嶼落霞」沒成功,拿途中某處觀景台充數。
↓馬公市觀音亭彩虹橋。
【Day 3】澎湖本島環島:
↓凌晨5:30,澎湖最東邊的湖西鄉菓葉村,等待知名的「菓葉日出」。
↓差強人意的日出,但還是有橫過石滬,閃閃發亮的搖曳波光。
↓景點般,馬公市山水里的「希臘邊境民宿」。
↓希臘邊境旁,美到令人嘆息的「山水沙灘」。
↓澎湖小門村「鯨魚洞」。
↓和新北市深澳漁港的「象鼻岩」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,屬於懸崖峭壁式的玄武岩海岸,真的像隻鯨魚。
↓鯨魚洞,就是個海蝕門。
↓遠處有一艘歪斜的大沈船!
↓古稱「西嶼燈塔」,初建於1824年,台灣最古老的洋風燈塔,「漁翁島燈塔」。
↓附有三尊大砲。
↓告別漁翁島燈塔,俯瞰海邊,眼前景象,真的是澎湖嗎?
↓除了天人菊,我也記得澎湖的煙斗草。
↓西嶼終點,「二崁古聚落」。
↓馬公市「中央街」。
短短三天,無法將澎湖遊遍,尤其是吉貝嶼。然而回憶無限遞延,恆久綿長。恍如隔世的澎湖,期待哪天重逢。
☆ 所有相片,均用Canon PowerShot S45傻瓜相機拍攝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