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田切讓有部日劇《時效警察》,演的是某警局裡有個專門處理追訴時效已過的案件檔案的單位,幾個警察似乎以重啟調查並追出真凶為樂趣,即使抓出嫌疑犯其實也已經沒有用了。──十幾、二十年前的案子,在當時就破不了,絕對是有某些辦案上的盲點存在,如果再加上時光流轉、人事已非的障礙,要追查起來更是困難重重。在證據不足、線索渺茫的情況下,戲劇張力或許更甚於即時案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 這本《羅蘋計畫》就很有《時效警察》的張力:一個15年前被判定為單純的高中女老師自殺案,15年後竟不明原因由警署高層下指令以謀殺案重啟調查,而且是在追訴時效只剩24小時的當頭。所能根據的,也只有當年在案發時到學校裡偷考卷的三位高中生的證詞,以及大海撈針的關係涉案人。失去時效的急迫,採證困難的窘境,膠著了大半本書才指向破案的曙光,看得人都跟著緊張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 說情節膠著,那是作者橫山秀夫故意佈的局。其實全書的寫法非常的「工整」,甚至是有點制式──案子來了,警方成立調查中心,把當年的嫌疑犯抓來問案,由供詞中抽絲剝繭;再加上跟案情有關的梗,包括女老師自殺時間點、可能的女同志情仇、案外隱情……等等,說穿了在許多戲劇和小說中屢見不鮮。但是這工整和制式,卻反而成了最有力的佈局特色,使讀者在意料的了無新意和膠著窒悶中,更加產生動腦的意願,成就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 兇手是早早呼之欲出了,可是供詞偏偏不爽快點聊到重點,不是時效快到了嗎?如果我要挑這本書的毛病,那就是由於全盤案情多盡在於當年進行「亞森羅蘋計畫」主謀人喜多郎口中,他前大半段雖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,但畢竟是15年前的往事,一絲一縷,卻彷彿記憶猶新,細節冗長呈現到詳細得不似真實,到了緊要關鍵點還會先賣關子,說穿了,還不是作者自己在寫小說?


         我是挺在意警方偵訊時會不會懷疑嫌犯供詞的,但是喜多說的,警方似乎只能照單全收。當然一方面是,不相信也來不及了;另一方面,恐怕還是作者的一廂情願,包括警方推敲案情的假設與結論,都準確到神之又神。


話說回來,我之前是完全沒有接觸過橫山秀夫的作品,就以本書來看,雖有點一廂情願,但情節果然佈置得非常縝密,沒有太多故弄玄虛的花俏。從一開始提供的線索,一條一條,到最後收得乾乾淨淨,有始有終,近乎潔癖的無懈可擊。這種密閉型的完美偵探推理,確實令人印象深刻,且有自成一格之嘆。


三個計畫偷考卷的混混高中生,15年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途,他們當年恰巧撞見的女老師命案,這參與解謎的過程,儼然改變了他們的命運。作者藉案情探討了社會某些層面的現實問題,校園中的黑暗面,人與人情感間的聯繫與無奈。不帶太多批判的,蘊於真相大白後的恍然大悟中,不煽情的恰到好處,也是精緻推理外的細膩感人功力。


此外,關於案外案的「三億日圓搶案」和女教師自殺案扯上關聯,是作者的神來一筆,當然也包含在作者的精心佈局之中,或許也是在探討罪犯的變態心理。不過我始終覺得這個「亞森羅蘋咖啡店」的老闆未免太過自信,簡直自投羅網,真是變態得可以,這大概是全書工整中最高潮的部分了,一定要提出來說說。


亞森羅蘋是世界知名的怪盜,被借用來當偷考卷的計畫名,並延伸到搶案嫌犯的店名,戲謔得大膽,卻也剛好點出了一本犯罪小說的精髓。日本推理小說之多,精采作品一本接一本,讀之不盡,也只好繼續沉溺其中了。


↓有改編成日劇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雲大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