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暖區,位於基隆市最南端,昔日基隆河運的最後一站。其地名由平埔族「那那社」音譯而來,並非指其氣候溫暖。百年前,暖暖因礦業發達而繁榮,曾有居民「九萬十八千」的富裕描述。然而和北台灣許多小鎮一樣,隨著採礦沒落而乏人問津,只留下了淡淡的小鎮印象。
我曾經試著來過暖暖一次,結果火車開到基隆就臨時改變主意下車,完全沒意識到根本搭錯車了——暖暖的行政區雖隸屬於基隆,但在交通路線上卻是台鐵宜蘭線位於八堵和四腳亭中間的一站,想搭火車來的,一定要小心。
↓某個艷陽天,初來乍到,才發現原來暖暖車站是個開放式的寧靜無人招呼站。
梁靜茹的歌曲《暖暖》和童安格的《現在以後》MV都曾在暖暖車站取景。而市政府也買下了梁靜茹歌曲的播放權,不時廣播,使這裡成為全台唯一一個有主題曲的車站。
↓出了月台有兩個方向可選擇,一是直接上橋,二是下階梯沿著鐵道往暖暖街。因看見一位阿婆上橋,於是跟著她後面走。
↓暖江橋橫跨基隆河。
↓啊!是的,來到暖暖一定要上暖江橋俯瞰基隆河,晴天時,水色如此令人驚艷。
↑↓地理活教材,難得一見的壺穴地形,主要集中在暖江橋以東,形態多樣。
暖暖的壺穴岩性乃厚層細粒石灰質砂岩夾薄層泥,屬南港層,砂岩內還有生痕化石。壺穴的成因是由於河流侵蝕原本凹凸不平的河床基盤岩石,水流通過凹處形成漩渦,然後挾帶的砂礫石順著此漩渦與凹洞對岩性堅硬的坑洞渦蝕,久而久之,不斷擴大,最後形成圓形的壺穴。
↓西邊仍可見些許壺穴地形。
↓好多魚啊!
天光雲影,快速道路橋下還種植了成列的櫻花,初春時想必風光更加旖旎。
↓過港路的【黃蠟石文化館】,由前基隆市單身宿舍改建,用來保留並展示暖暖特有的黃蠟石和壺穴地景。館內除了有黃蠟石展示區,後方中庭更是以基隆河的壺穴作為造景,堪稱全台獨有的地質博物館。
↓觀察了赫赫有名的地質遺跡,回頭沿鐵路往暖暖街前進。
↓過平交道,等超久。
↓鐵道旁三層樓老屋,頂層陽台花磚都快壞光了。一樓國術館為「勝祥記」。新錦香,以前不知是什麼商店?
↓暖暖街上第一個信仰中心【安德宮】,在地方廟宇中算是相當小巧古樸的,祀奉了三尊任務不同的媽祖。
↓媽祖廟前廣場正對面,暖暖具代表性的無名麵攤,因為生意太好了,尤其每日上午八點起便客如川流,於是直接被冠名「暖暖麵店」,又被當地人稱作阿豔樓,估計老闆娘名喚阿豔吧?
↓還好在角落還找得到座位併桌,點了基本的乾麵($30)、紅燒肉($50)和餛飩湯($30)。
↓乾麵是陽春麵的麵體,很傳統的油蔥酥、青蔥、豆芽菜配置,些許醬油調味。網路上有人盛讚這碗乾麵「比米其林還好吃」,不過我覺得稍微太乾了一點,不夠油香。
↓紅燒肉小巧,紅糟外皮微甜酥脆,放涼的肉質咬起來相當嫩,不輸給大稻埕賣麵炎仔的紅燒肉。
↓麵實在有點索然無味,於是加了大量的辣椒,結果這種豆瓣辣椒,一點也不辣。
↓另一款自製的辣椒醬就厲害了,辣到噴火,過癮!
↓餛飩包得跟一般的黑白切攤不太一樣,皮薄,豬肉餡鮮甜;大骨湯頭還有點下水的味道,才30元的一碗湯,就真的是功夫十足了。
在暖暖麵店對面還有一家米粉湯,以甜不辣和豆花出名,有機會下次再試試。
↓沿著暖暖街繼續前進,經過暖暖國小,隨即遇見的是熟悉的市鎮街景,各地常見的連鎖招牌,此處一樣不缺。可見人口雖為基隆市最少的3.8萬,但生活機能十分健全。
本來想到外觀鮮橘的暖暖「源遠市場」逛逛,但彩券行老闆娘說離這邊還很遠很遠,只好作罷。
↓暖暖福興宮,主祀神祇為福德正神,也就是土地公,同時奉祀瑤池金母。
↓「大俠牛肉麵」,號稱基隆在地數一數二,以中藥湯底聞名。
暖暖是基隆最早發展的地區,也擁有面積最大的森林保護區。美食的部分先放一放,就到暖暖親水公園走走吧!
↓地址為暖暖街246號,入口處為籃球場。附近有個雙生土地公廟,也就是一間廟同時奉祀兩位土地公,可惜錯過了。
↓青山綠水,視野遼闊,暖暖溪沿岸風光及暖東峽谷的自然生態景觀豐富。遠遠便可眺望銜接暖暖街與水源路的「暖暖親水吊橋」。
園區除了寬闊的休閒空間,還設有水舞區、噴水池和戲水區,以及兒童遊樂設施。時間關係,火車不等人,囫圇吞棗到此一遊,就該回頭往車站前進了。
↓又在平交道等了超久,或許也就是居民日常。
↓才在想,為什麼整路都沒見半隻貓呢?馬上車底下就一隻小黑。
↓午後的慵懶時分,兩隻貓眼睛都瞇起來了。
↓時間抓得剛剛好,上月台沒多久,火車便進站了。
終於揭開暖暖的神秘面紗,離台北不遠,有著現代化的城市發展,又保留了基隆河畔大量山川水文和自然風光,非常適合安排個小半天的小鎮探險。喝杯珍珠青茶,看著車窗外景物飛逝,悠閒地結束這段短程火車輕旅。
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