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天氣實在不怎麼樣,路過大安森林公園,從建國南路入口進來洗個手,正逢杜鵑花季,那就逛逛吧!
雖說淡淡的三月天,身為台北市市花的杜鵑花是主角,但2022年的台北杜鵑花季同時展出了2000盆各種顏色的洋繡球花,大大搶了杜鵑花的風頭。
也許是下過雨,繡球花有些折損,可見維護上相當費工。
↓這種複瓣的,差點要以為是海棠了。
↓一小片天使花,硬要把它拍成花海XD
↓石斑木的白花,對焦、測光,雙難。
↓藍色花瓣大風車實在太漂亮了!色鉛筆般的木質質感,微風就能輕易轉動,越看越喜歡。
↓鼠輩橫行,很難不注意四處跳躍亂竄的他們,數量超多。一點也不怕人,還會乞食。
↓跳躍行進。
↓18禁、18禁,未滿18歲的,請轉台。
↓咦?一隻黃頭鷺(牛背鷺)在逛大街。
話說做為「都市之肺」的大安森林公園,除了提供民眾賞花、休憩,其生態功能也相當豐富。就說鳥類,約有21種留鳥和33種候鳥在公園中出現,尤其是面積達0.7公頃的人工生態池,聚集了大量小白鷺、夜鷺,簡直是另一個鷺鷥公寓。
↓黃頭鷺就是尋常可見的留鳥。
↓生態池旁,是柚子樹嗎?
嘎嘎嘎!靠近生態池,沒辦法不聽到群鳥亂啼,鷺鷥的聲音有夠粗嘎,簡直帶點喜感。噢,好久沒打鳥了,上次在坪林的白鷺鷥公寓,因為距離隔太遠,沒大砲拍得超不過癮,今天就來好好地打一打鳥!
鷺鷥的種類多不勝數,這裡的小白鷺,就是田中常見的白鷺鷥,屬於留鳥,體長約56cm,比候鳥的鷺鷥小隻;全身覆白羽,細長黑喙;黑腿,黃腳掌。每年約4-7月屬繁殖期,其頭枕部垂有兩條細長翎作為飾羽,背和上胸部分披蓬鬆蓑羽,期後消失。
↓大長腿,可以直接涉水。
↓隔岸對上眼?
↓什麼姿勢,滿好笑的。
↓哈哈!超滑稽。
↓候在池邊,就為等他們展翅!是不是很仙氣?
↓天鵝湖的姿態。
↓超纖瘦。
↓想落腳的石頭被烏龜占了。
↓好在腿長,驚起水花,轉身飛走。
↓御風而行,空中迴旋。
很厲害的是,即便在枝椏間展翅,都不會去卡到,非常精準的生物本能。
↓飛行間,脖子會彎成S形。
↓啊!快滑倒了?
想嘲笑鷺鷥跌個狗吃屎應該是不可能,他們就是與生俱來絕佳的平衡感。
飛來飛去,最主要為了銜枝築巢以便育雛,雖然所謂的巢實在非常簡陋。
數量上是小白鷺佔大宗,但還是想辦法打到其他鷺鷥展開翅膀的模樣。
↓黑冠麻鷺。
↓夜鷺。
打鳥太磨耐性,半天沒一隻要飛,一飛又是來不及反應、沒跟上,不覺時光飛逝,光源越來越不允許了,今天本來就陰。
↓吼!拍到這張水花四濺的數毛版鷺鷥,心裡大喊一聲:「收工!」沒白進公園一趟了。(焦距:145mm,S:1/250,F:5.6,EV:-1.33)
再來拍拍大風車,愉快地結束半日的日常快門亂按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