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稻埕好好玩!今天又來,目標很明確,要尋找大稻埕除了霞海城隍廟和法主真君廟之外,另一個信仰中心「慈聖宮」的美食,感受一下老台北的味道。
↓還是一樣搭捷運,從塔城街過來。
↓迪化街一棟棟巴洛克風格的紅磚洋樓,精美的山牆和露臺,如時代戲搭景般不真實。
↓滿坑滿谷的南北貨,那是迪化街再熟悉不過的標配了。
慈聖宮位於保安街,從迪化街走,遇涼州街右轉往延平北路方向即可抵達。
↓迪化、涼州街口的勝隆行,門口陳列了花生和大蒜等植物連葉的原形,讓城市鄉巴佬看了好新鮮。
↓過延平北路。
↓前方出現大樹和小吃攤,慈聖宮到了。
↓果然如傳說般,保安街連綿的美食攤位。
↓每個攤位都小小的,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概念,有限空間發揮最大的利用與經濟效益。
↓小吃街短短不到百來公尺,正中央便是媽祖廟「慈聖宮」。
遙想1860年淡水港開埠後大稻埕的繁華與人文薈萃,信仰中心附近飲食文化之發展乃順理成章。百多年後,慈聖宮這一條美食街,正是當年繁華的遺跡。
↓廟埕前,老榕樹下,盡是摺疊桌和塑膠椅,也就是北台灣絕無僅有的廟前飲食廣場,有小麻雀會來吱吱喳喳陪客人用餐。
此地小吃,每一攤都經過數十載歲月洗禮及鄉親考驗,太貴的、不好吃的,無法生存。
↓總之,每一攤都有真功夫及特色。
↓許仔豬腳麵線,以濃厚香醇的清燉豬腳湯和手工麵線深受歡迎,可說是在地風味的代表。
↓客人還可以自行指定要豬腳的腿庫、中段、豬蹄部分,或來個綜合湯。
↓我原本是計畫想喝一碗最富盛名的蘿蔔排骨湯,可惜到得有點晚,因此來個「菜頭赤肉湯」($40)。
↓蘿蔔清甜不軟爛。
↓赤肉軟嫩不乾柴。
↓湯頭還有蝦味耶!可惜不知是否快收攤,調味太淡了。
↓這家的招牌還有「魩仔魚蛋炒飯」,原本是老闆炒給兒子吃的,沒想到意外大受歡迎。
↓阿伯大中午就吃飯配啤酒,也算快意。
↓雞卷,我想來一條!隔壁的豬內臟四神湯,也是這兒的人氣店家。
↓這家一般被稱為「無名雞卷」,營業的品項唯有雞卷一樣。無名,是因為沒有店名,但我覺得這邊的店家商號多不明顯,均以美味的食物內容取勝。
↓一條50元,切一切也好大分量,油亮亮的豆腐皮好酥脆。
↓小黃瓜爽脆酸甜,去油解膩,和炸物極搭。
↓同樣是雞卷,比一般市場裡賣得好吃多了!從剖面就可以看出內容有五花肉、洋蔥和蔥白,無論滋味和口感都令人驚艷,難怪附近鄉親一吃多年不會膩。
↓我喜歡坐在攤前VIP寶座的感覺,不喝四神湯,試試隔壁的燒賣如何。(一盤四粒50元)
↓奇怪?燒賣皮吃起來竟然有奶味?不薄不厚Q彈不爛。豬肉青蔥內餡比較像水餃餡,但有別於港式燒賣,卻是意外的好吃!
↓附的沾醬像是豆乳醬,沾了味道更升級,吃了真的會上癮!
才吃幾樣東西就深深感受這些銅板小吃厲害之處,而且不論是坐攤前或榕樹下,都能放鬆、甚至不顧儀態地吃,這樣的氛圍有別於上餐館,更是難得的體驗。
↓這邊的攤位一般營業到中午(只有幾攤到晚上),所以想來體驗在地小吃魅力,真的要趕早,以免向隅。
下次來,要喝綜合豬腳湯和蘿蔔豬肋排骨湯,都想好了。
↓走回迪化街,207博物館這一檔的展覽是「照亮老台灣──『燈』特展」。
↓太喜歡這連綿的紅瓦,宛如時光隧道的感覺,所以一定要上頂樓。
↓霞海城隍廟人少了些,但香火還算鼎盛。最近大家所求所望,應該都差不多吧?
↓廟內窄小,城隍爺金身廟外坐鎮,入夜也不會請回去。
↓每次看到這麥芽餅攤,一定要拍一下。
大稻埕,即便來過多次,想必都沒有人有把握說已經逛透玩透了。其有待挖掘面向之多之廣,仍將持續吸引遊人探訪,樂此不疲。
延伸閱讀:
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