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天行程的尾聲了,從烏嘎彥竹林就近來到苗栗大湖汶水觀音山麓的「法雲禪寺」,直上寺外停車場,免去上山一千兩百廿階的步道體力活。
↓法雲寺大雄寶殿採白牆綠瓦的唐風式建築,設有木造迴廊。
↓寺前廣場視野好啊!可遠眺汶水溪谷、水尾坪、汶水老街和雪霸國家公園服務區。磚紅色房舍,即為國家公園管理處。
↓右前方主峰尖如鳥嘴般的「鷂婆山」,傳說是風水上會叼啄人命的惡山。而從前原住民經常出草,令居住此地的漢人驚恐度日。為治惡山風水,唯有在對山設置佛寺,也就是法雲寺建寺的起源傳說之一。
本寺為曹洞宗佛寺,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的法雲寺派本山,開山祖師乃覺力法師。1913年破土興建,後歷經關刀山地震,現今建築為1981年妙然法師所重建。
↓正殿兩尊法相造型不似中上大乘的釋迦牟尼像,一白一金,奠基於碧玉大理石上,為1954年迎來的丈二緬甸白玉佛和金身。
團體造訪,寺方有導覽,但剛上廣場,我便發現此處設有寶可夢道館!吼,日常出沒的市區,何嘗有機會久站,這還不趁機佔領?結果佛門清淨之地,我等一干黃隊隊友卻大不敬地戰鬥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完勝,還心想這下妥當了,偏僻山區,到明早開寺前,應該不會再有遊客上山挑戰吧?我們開玩笑地說:「除非有禪師也在玩寶可夢。」卻不料,半夜一點多,就被人打下來了!
↓一株百子蓮,開得正好。
↓發現寺貓。
大致參觀過法雲禪寺,一天的行程已近尾聲。先將時間倒回中午,看一下客家風味的團體菜色。(大家非常餓,拍得非常急)
↓梅干扣肉。
↓客家小炒。
↓還以為這道是蒼蠅頭。
↓結果是芋頭!
↓久咬不爛的薑絲大腸。
↓團體菜最常見的鱸魚。
晚餐,則來到了桃園縣平鎮市,在全省有三家分店的「台灣磚窯雞」用餐。
店名叫「磚窯雞」,顧名思義,最有名的就是以特殊烤爐加上相思木熏烤的放山土雞,以獨門中藥浸泡入味,窯烤30分鐘上桌,肉質鮮甜,打開知名度。
↓剛坐定,冷盤一上,筷子馬上一雙雙伸過來。
↓又是梅干扣肉。
↓全雞端上來,那副棉布手套超吸睛啊!
↓手扒雞的吃法。
沒有董月花出來說「粉油粉香又不會粉鹹粉膩」,但確實還可以。
另外,最知名的是可以吃到飽的雞油拌飯。白飯拍了沒特別意義,請自行想像。其他菜色似乎也加了雞油,平均水準遠勝午餐。
↓真的,又是鱸魚!
↓蔥油餅和炸芋圓、地瓜圓。
↓奶皇包。
匆匆的一日遊,就在搶拍和搶菜中,告一段落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