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,義務到民權東路第一殯儀館幫忙拍一個喪禮的花絮,場面實在備極哀榮。最後瞻仰遺容的時候,幾乎所有親友來賓都哭成一團,惹得我在一旁,喉頭也哽咽發疼起來。

        典禮完,步出殯儀館,外頭是熱辣辣的典型夏日豔陽天。不禁感慨,不管哪個人,內心中的宇宙如何變動乃至崩塌,地球,還是依循著既定的軌跡繼續運行著,簡直冷漠得很。

        本來已經過馬路要去搭捷運回家了,忽然看見對街行天宮莊嚴的紅門橘瓦,在藍天下,色彩是如此鮮豔奪目!反正心裡也挺難受的,好吧,那進廟裡看看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民權東松江路口

從左側「巖巖門」進入。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11  好險我本來就沒有打開。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一進廟內,哇!滿滿雙手合十的信眾。今日似乎正逢法會,寺內宏亮富滲透力的誦經聲透過擴音器法音傳送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毫無疑問,近年來關於行天宮最大的消息,莫過於自2014826起,石破天驚地取消擺設供桌和撤去大香爐,從此信眾來拜恩主公,只需雙手合十,或依廟方提供的祭拜順序示意圖,行三跪九叩之禮即可,無須再燒任何一炷香!此舉,真是在宗教界投下一顆震撼彈,直接挑戰了中國人自漢朝以來就形成的祭拜儀式,顛覆了廟宇「香油錢」的制度,更衝擊到製香產業及其銷售鏈,影響層面非常之大。在當時,曾引起一波反對聲浪,直至今日,全世界有著燒香儀式的大小宮廟,依然沒有一家能夠跟進,也只有行天宮做得到!

 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好了,事實證明,不拿香,行天宮的信徒們依舊虔誠,「來客數」,紮紮實實並沒有減少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照片中的香煙裊繞,是散熱的水霧,不是香。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實際上,行天宮並沒有完全滅香,在主壇上、或特殊法會儀式需要時,還是會燃起適當的香枝,只是昔日整間寺廟裡煙霧瀰漫的情況已不復見,整個清爽許多。於傳統祭祀祈福中,將心裡話上達天聽,不失對神明敬意又能顧及人身健康,在這裡,似乎已經找到平衡點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我很好奇,以前效勞生婆婆都拿香幫人收驚,現在呢?今天剛好暫停。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想當然耳,也有許多外國觀光客甚至旅行團到行天宮來參觀,這邊本來就是台北的知名景點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他的裝備非常厲害!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走一遭,沒有了煙霧瀰漫,還是能深深感受到善男信女們誠心膜拜的力量,是那樣的感動人心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        人們常說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又說「人在做,天在看」,可是偏又覺得要跟神明溝通,必須要借助炷香的媒介,是不是有些矛盾呢?然而這是千年來形成的難以撼動的觀念與文化,無法辯證誰對誰錯的,只能靠著時間的推移潛移默化。

        最近「減香」和「滅香」的爭議吵得沸沸揚揚,說穿了,龍山寺早在1968年、49年前就已經沒有在燒紙錢了;這幾年來有在走宮廟的人應該都有發現,許許多多原本一爐三香的,早已改成一爐一香,「減香」這件事,根本一直有在執行。不知道現在的執政者是在想什麼?硬要跟最固若金湯的傳統文化對幹?拍蒼蠅不打老虎,對造成空氣污染更嚴重得多的火力發電和工業污染,偏偏拿不出讓人看得見成效的政策,能不叫人民感到失望嗎?

        法會的中場休息時間,信眾稍事休息,耐心等待著。逛逛拍拍,心裡好受些,我也該走了。

 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地下道裡有中外知名的命理街,逛逛。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中英日語,都通!

台北行天宮

地下道上來,結果又多逗留了一下,顏色實在太鮮豔。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

台北行天宮  

        從小耳熟能詳的地方,如今更是有聲有色的鮮明,這便是民間信仰的源遠流長。我雖原本就沒拿香,卻樂見如此與時俱進的傳承無限延續、延續、延續下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雲大少爺 的頭像
    雲大少爺

   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

    雲大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