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追溯何時染上「照慾症」的,那大約是接觸部落格以後一陣子;但真正症頭加劇,會想要在街上胡亂抓拍的,則是在網路上見過一系列台南神農街的照片以後,總覺得如果能夠如此去蕪存菁、將雜亂的街景拍出韻味,那才算功力有所提升。因此,神農街,最初的啟蒙,一直掛在心頭,總想著來朝聖。轉眼十年了,終於等到機會!
不消說,還是跟團,所以當一天的行程結束後,硬是從台南新光三越西門路走過來,沿著海安路。
↓對海安路最深的印象當然是「藍晒圖」,不過那已經遷移到新光三越對面。第一次走在這條路上,卻對沿街不管是傳統小吃或新潮餐館都有露天座位最感到新鮮。
↓對自己的方向感實在沒信心,直到看到「神農街口」的燈籠,才肯定沒走錯路。
↓福汽?福氣?燈飾真漂亮。
↓YA!海安路二段神農街口。
↓餐廳的戶外座外還有歌手駐唱,今晚前半段的老街漫步就在這歌聲中。
夜了,非假日,剛來就發現只剩少部分商家還在營業,但仍有三三兩兩的遊客陪著我逛。
↓沒有錯,就是這個感覺。老街,只要幾碗燈籠,天成的氛圍十足。
↓南部是不是很流行販賣機?好像常聽到奶茶販賣機的新聞。這個百元販賣機賣的福袋,讓人很想試試運氣。
↓來了,宮廟是台灣老街的標配,而且一定不只一間。「金華府」,是台南少數以「府」命名的古蹟廟宇,表達出其做為王爺廟的特質。
↓其實一進來就看見後半段當空長長兩串燈籠,「恭祝藥王大帝萬壽」,藥王廟就在街底。
↓整條街幾乎是兩層樓的建築,而且有小露臺的二樓似乎更見風韻。老房子斑駁難免,不過以前人蓋房子比較有在考慮「美感」這件事,一條街差不多的建築風格,但每間屋子總有些不同於左鄰的巧思。台灣的街道、公寓常被譏笑「醜」,那是以前當經濟起飛時,大量千篇一律的建設貪快,捨去巧思與裝飾,又流行裝鐵窗才造成的。
↓元宵節來神農街一定更有得拍。
↓果然,販賣機奶茶、甜點販賣機。
↓神農街實在不長,很快走到街底了。藥王廟實在太暗,所以沒拍。
↓還是順著路彎過來亂拍。
↓這邊也一間廟。
↓再回頭,好些店家其實看過照片,多少有些印象。
↓與康樂街的交叉口有個手工粉圓攤,生意好到爆,這個時間當然早就完售。
↓這間很有名,門口有許多我稱為「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」的舉牌,供遊客拍照,真正是拉抬業績的好主意。
↓哈哈!不要迷戀哥,哥只是個傳說──最好是!
昔日的北勢街,五條港港區中央位置最繁華的街道,老街新風華,隔著悠悠歲月匆匆朝聖過,我又要說,願望清單再槓掉一條。
↓什麼?原來「水仙宮市場」就在對面?那可也是個人文攝影的極佳之地。
↓可惡啊!沒光線也要硬拍。
噢!清晨五點到現在,朕乏了,照片拍得實在未如人意,下次再補過。這也是,每次槓掉一條願望的標準台詞就是「下次再來」──有什麼好說的?那就是白天再來,只要有心,總有機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