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不是星期一、今天不是星期一!從「U-mart新富町文化市場」所在的東三水市場過來,沿著廣州街到康定路,哈哈!這下篤定跑不掉了吧?

        然而我之前有些誤解,以為星期一沒開放的歷史街區才叫「剝皮寮」,但其實整個環繞的紅磚木造洋樓都是,只是沒開門而已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不忙進場,故意在外圍:鄉土教育中心、歷史街區到康定路,沿著「亭仔腳」(*註一)整個繞一圈,東西兩側入口都確認了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是不是?開了!開了!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畢竟是非假日,遊客並不多,也可能電影熱潮也過了──是的,當初「剝皮寮」成為打卡熱點,就是因為《艋舺》在這兒拍攝。這樣走進來,果然大約是趙又廷和柯佳嬿戲份的場景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聲名正盛的時候,看網路上圖片,有許多古早味的店鋪及事物,可能也是因為街區中樓屋當時出租的商家所擺設,今天來,彷彿洗盡鉛華,回復原本模樣。

其中一個展場,是我最喜歡的樓中樓形式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但其實從這些老宅裡,也可以一窺距今兩百多年前、也就是清代早期房屋的建築空間特色,從前人生活的痕跡──哎唷!這樣講起來倒有點鬼影幢幢。老實講,這種歷史古宅,我真的只敢白天來。(想很多)

也有些展場正在準備,未開放入場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磚牆上的彩繪,是官方繪製的嗎?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說起來,剝皮寮街區裡的一棟棟混合著閩南式與巴洛克風格的洋樓,還真叫得出名字:章太炎旅臺居所、永興亭船頭行、宋協興碾米店、呂阿昌醫生宅、日祥旅舍、太陽製本所、秀英茶桌仔店、威靈壇、鳳翔浴室……等等。不過哪一棟是哪一棟,沒有專人導覽,也難以拼湊。不過光看這些「商號」可以發現,這處歷史街區,從前明顯是條商業街。

        任何都市的演變,都是隨著時代的巨輪,在破壞與建設交替中推進。艋舺這週邊都都更了,唯獨剝皮寮存留,實際是由於該街道從日本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1025之後,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而意外保留了下來,否則,也就淹沒於歷史的洪流裡了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查了一下,真的有這部電影耶!出品於1965年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確實是拍婚紗照的好地點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這展場,從前是豪宅無誤吧?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天窗斜映的光影好棒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老宅的天井中保留有一株朴樹。(朴,音ㄆㄛˋ)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「剝皮寮」之名始於戰後的1950年代,字面上意思不太好,彷彿來這兒要被剝層皮似的,但其實名稱來源有二:根據《台北市志》:「艋舺有北皮寮街,又稱剝皮寮街,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,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、枕、鼓。」意即剝獸皮而得名。然而根據地方耆老所言,清代時期艋舺渡頭是福州商人轉運杉木的集運中心,許多木材在此集中加工剝皮而得名──哦!原來是剝樹皮,不是剝人皮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吼!電梯早不修晚不修,使我失去了上樓俯瞰整個街區的機會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唉,望樓興嘆。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        數百公尺的老街,走馬看花也就晃過去了,我們從來都是過客。我所糾結的星期一魔咒,至此解開,頃刻翻篇。

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  

剝皮寮歷史街區

走三水街回捷運站,看到這個攤,肚子都餓了。

三水街燒臘店

三六圓仔店今天生意超好。

三六圓仔店

看來不只三六圓。

三六圓仔店

傍晚的西昌街夜市正迎來入夜的興旺。

萬華西昌街

萬華西昌街

還是又鑽進短短的青草巷。

艋舺青草巷

艋舺青草巷

        224巷出來廣州街龍山寺外牆,原來有善心人士固定在這兒餵街貓。

看什麼這樣入神?

青草巷街貓

敢過來你就死定了!

青草巷街貓

哈哈!這表情好呆萌好無奈。

青草巷街貓

青草巷街貓  

        終於逛過剝皮寮,彷彿拼上艋舺一大塊缺角的地圖。看了一會兒貓,愉快地搭捷運回家。

 

(*註一)「亭仔腳」:就是騎樓。台灣亭仔腳的產生,主要是由於夏日午後常驟雨,街屋退出騎樓空間,讓行人有避雨處,使商業活動可繼續,並使廊下貨物不致淋濕。剝皮寮這兒的亭仔腳,顯然是拱圈結構。

 

 .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雲大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